亞投行效益? 學者:政治考量較多
歐洲大國紛紛加入亞投行,專家認為政治意圖濃厚。針對政府30日決議由中國國台辦代台灣向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提交意向書一事,台大政治系教授張亞中樂觀認為,可替我國搶得先機。對於歐洲大國紛紛加入亞投行的情形,台大經濟系教授林向愷分析,應是為了要牽制俄國。
針對我國委由國台辦代辦入亞投行一事,張亞中樂觀看待,未來若執政黨有意見,能透過立法院行使權力,再決定台灣是否要退出;然而加入創始會員國能得到更多話語權,確實應提早加入。但林向愷則認為,台灣若依循兩岸間ECFA、服貿及貨貿的協商方式,經由國台辦來進入國際性的亞投行,有把「加入國際性組織的行為」國內化,矮化國格的疑慮。
精通國貿法的前立委許忠信也說,我國若要參與亞投行,應比照加入亞洲銀行,先由央行、財政部等金融相關部會做好利弊分析。他強調,加入亞投行須動用我國外匯存底,因數目龐大還得經立法院同意,因此他認為,搶先加入政治考量居多,利弊衡量不足。
文章來源:台灣醒報
https://anntw.com/articles/20150331-jloW